坐在電腦前,進入購物網站點擊滑鼠,緊接著下單、付款、跟賣家核對好送貨位址和聯繫電話後,便可以足不出戶等著快遞員送來貨物。
NOWnews.com 2012年5月1日 13:30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白領「快遞依賴症」! 不逛商場最愛拆包裹?坐在電腦前,進入購物網站點擊滑鼠,緊接著下單、付款、跟賣家核對好送貨位址和聯繫電話後,便可以足不出戶等著快遞員送來貨物。不僅如此,就算是工作上需要將單據、樣品等拿給客戶,快遞也可以替你代勞,而你只需付足相應的快遞費即可。
根據重慶商報報導,隨著快遞產業越來越發達,白領們對快遞的依賴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白領把一天的工作總結為三部分——網路、電話、快遞。職場人把這種頻繁使用快遞的行為稱之為“快遞依賴症”。專家稱,過度依賴快遞可能導致神經衰弱。
熱衷網購 平均每天收發一個快遞“有快遞就是好,我前天買的手機殼剛才到了,質量還不錯”。近日,網友“真真是我”如是說。當她把手機殼的圖片發出來和大家分享時,有網友就稱“這殼子女人街就有,何必網購”。對此,“真真是我”表示“我懶得去逛去講價,坐在辦公室動動滑鼠鍵盤就搞定了何必跑一趟”。該網友還稱,快遞已經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幾乎每天都會和快遞員打個照面,要麼是收貨,要麼是給客戶寄單據,“平均每天都會收發一個快遞”。
記者走訪多家公司後了解到,一些白領幾乎每天都會和快遞員打交道,在他們的手機裡都存有長期合作的快遞員的聯繫方式,而一些公司前台更是長期備有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單及包裝袋,便於同事隨時寄快遞。快遞可以幫白領們給客戶送去單據、文件、給朋友送去禮物、請柬、給男女朋友送去浪漫的小驚喜,甚至還可以給父母送去新鮮的水果。
節約時間 公司合同都讓快遞送渝北區海王星的一家傳媒公司的職員李佳,因為工作原因,月底需要將物料詳單給客戶確認,月初和月中又要把做好的合同給客戶簽字,期間還會出現改動,重要的是客戶在大渡口。“如果每次確認、簽字都親歷親為,那估計我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往返渝北和大渡口的路上,那樣的日子真不敢想象”。正因如此,同城快遞成了李佳工作上的得力助手。李佳說,現在她的辦公桌有一個專門的抽屜放快遞單,“去(2011)年12月中旬到今(2012)年1月中旬的一個月高峰時期,那個月的快遞單就有14張之多,每天和客戶電話聯繫的第一句話就是‘快遞的東西收到了嗎’”。
不逛商場 最愛拆包裹刷新物流資訊在財富中心一家網路科技公司從事網路營銷的張夢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的聲音是淘寶旺旺的發貨通知,最喜歡的來電是快遞員通知下樓收貨,最愛幹的活就是拆包裹。
張夢說,自己每天上班都是對著電腦,如果說上班的8小時都是在認真工作,那一定是假話。她告訴記者每天到公司打開電腦後,打開QQ、淘寶旺旺是她的默認設置,然後隨便逛逛購物網站,通常10點才會開始一天的工作。“我從大學就開始網購,小到頭飾、十字繡、拖鞋,大到去(2011)年新房的軟裝、燈具都是從網上購買的,我不愛逛街,一是累、二是貴”。張夢認為,商場裡的東西就算打折也不值那個價,所以她和老公都鐘愛網購,就連一些家電也是如此。“之前看上一款吸塵器,商場打完折要1800多(以人民幣計價,以下同)網上才1200多,你說我還有什麼理由去商場”。
“每天過了零點和中午12點,我都會刷新購買物品的物流資訊,如果已經到了重慶,我就會覺得接下來的一天很有盼頭”。齊齊是解放碑一貿易公司的行政人員,每天工作輕鬆毫無壓力。“雖然樓下就是商場,但是卻沒有進去購物的欲望。我不喜歡一個人逛街的感覺,就喜歡宅在家邊聽歌邊網購”。齊齊說,公司規定也不允許將和工作無關的快遞寄往公司,所以她在手機上下了一個客戶端,沒事的時候就用手機隨便逛逛,收藏起來回家慢慢選購。
點評情況嚴重 可能導致神經衰弱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新派心理專家陳志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快遞依賴症之所以流行,從心理方面來說,是從眾心理、模仿心理,以及惰性的表現。是白領在缺乏正確指導和在社會小群體交往中產生的從眾心理,但同時又缺乏相應的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人們開始自我保護,自我享受,隨之開始產生惰性。
“快遞依賴症利弊皆有,但在我看來是弊大於利”。陳志林說,
有了快遞業務,人們變得懶惰,不願交際,久而久之過分依賴快遞,人際關係變得單薄,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神經衰弱。“這種快捷、簡單的生活方式使得人與人之間疏於交流,甚至有可能讓自己變得只生活在自己的狹小空間中,從而演變成社交障礙”。陳志林表示,適當的使用快遞是可行的,不過,對快遞業務,我們還是應該理性對待,權衡一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讓自己去做,因為這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身心和社交能力,還可以培養親密的人際關係。
李佳一個月的快遞單達1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