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什麼樣的郵票更賺錢
百年基業
級別: 支局長
UID: 5613
精華: 0
發帖: 3936
升級點數: 1168 點
金錢: 11577 金幣
線上時間: 705(時)
註冊時間: 2011-09-26
最後登錄: 2022-10-03
樓主  發表於: 2012-05-17 21:07

什麼樣的郵票更賺錢

和訊網> 收藏> 錢經2012年5月刊>
2012年05月17日18:08
來源:錢經
作者:陳欣

很多人投資郵票是出於興趣或者跟風,對郵票到底能賺多少錢的認識並非理性。其實,作為一種投資品,郵票中的買賣學問還真不少。有兩個問題讓很多郵票投資者困惑:第一,郵票作為投資品種回報如何?第二,投資什麼樣的郵票更賺錢?

其實,關於郵票投資回報如何的問題,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方面,由於低流動性、高持有成本和回報的高波動性,郵票應該提供更高的回報;另一方面,由於持有郵票帶來的非金錢的愉悅和滿足,郵票可能比其他投資品的回報更低。新中國郵票的發行回報到底怎樣?何種因素至關重要?

筆者對此進行了系統嚴謹的科學研究,主要結論如下:不同類別的郵票回報差異巨大郵票的鑒賞是一種藝術,集郵是最廣受歡迎的收藏活動,郵品的價格在強烈需求下會不斷攀升,使集郵成為一項可獲豐厚回報的投資活動。

早期集郵者收藏郵票能獲得大大超出一年定期存款的收益,尤其是在“文革”年代收藏了文票和編號票的集郵者,平均每年能獲得超出無風險收益14%~17%的年回報,而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收藏紀特郵票的集郵者,以及20世紀70年代晚期及80年代收藏紀特郵票的集郵者,也能獲得7%左右的年均超額回報。但20世紀90年代後的編年票的收藏者,在這20年間的平均收益並不高,僅比相應一年定期存款年回報高不到1%,如果考慮到郵票的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比如購買郵冊、郵​​票受潮、被折等可能的損失,純粹從回報的角度看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

郵票存世量影響投資價值集郵界對“什麼是影響郵票回報最重要的因素”一直存在重大爭議,即是“發行量為王”,還是“消耗為王”,抑或是“題材為王”?這三者都是影響郵票存世量或需求的重要因素,因而會對郵票的回報產生顯著影響。到底哪種因素更重要?

郵票和商品相似,郵票的價格也應該由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平衡決定。郵票的供給就是其當前的存世量,郵票的需求則由通信業務對其的需要和收藏者因其文化藝術價值對其的需要決定。對於早期發行或價格已大大超出面值的郵票,通信業務對其的需求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對這些郵票的需求只由其文化藝術價值所決定。

而對於新郵或長期打折的郵票來說,有很大一部分需求仍為通信需求。從影響郵票存世量的因素來看,郵票的發行量越小、存世期越長,自然損耗也越多、存世量越小;郵票的面值越低、每套枚數越少,越容易被使用消耗,尤其是單枚郵票被使用頻繁,存世量也較小;郵票如果同時加發其他相同郵資圖的郵品,如小本票和小版張,則越不容易被消耗,存世量越大。

另外,郵票的存世量很大程度上也由當時人們的用郵習慣所決定,比如“文革”時期大量人口上山下鄉,當時電話不普及也沒有網路,與親人朋友的聯繫往往只能通過信件,因此郵票的消耗巨大,造成“文革”郵票存世量稀少。

                                                              資料圖
  消耗較大的品種更利於郵票保值  

反映收藏者對郵票文化藝術價值需求的因素包括:是否佳郵、雕刻版、連印、每套枚數、型張、全張、系列龍頭、系列票、各種題材(如人物、動物、自然風景)等。  

收藏新中國郵票平均能提供4.68%的年化超額回報率,文編郵票的年均超額回報率平均高達15%左右,這說明集郵能提供顯著超出同時期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回報。選擇正確的郵票品種對於投資的保值增值至關重要。  

在購買郵票時,應該著重挑選可能有較大消耗的品種,而不是簡單購買發行量較小的品種。具體地說,應該在老紀特、文編及JT各類別郵票中選擇郵政發行郵票總郵資量較少的年份,在發行量小和存世期較長的品種中,儘量購買小型張、小全張、大套票或系列龍頭郵票;在近年的編號郵票中,則應該選擇廣受郵人歡迎的最佳郵票——為特別重大事件發行的特字系列郵票,以及量少的特供郵品;對於任何時期的郵票,都應該挑選單枚一套或面值所含當時郵資量較小的郵票。  

此外,如果僅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郵票是否雕版印刷或連印並不重要。  

特約作者簡介:  
陳欣,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金融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願天下珍郵皆歸一己之所有, 是不少郵人祈望;

但殘酷的現實卻是.....適可而止, 量力而為!!
Time now is:04-16 00:45,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