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郵票拼接法”
百年基業
級別: 支局長
UID: 5613
精華: 0
發帖: 3936
升級點數: 1168 點
金錢: 11577 金幣
在線時間: 705(時)
注冊時間: 2011-09-26
最後登錄: 2022-10-03
樓主  發表于: 2012-05-26 13:03

“郵票拼接法”

郵票:知青眼中的奢侈品
2012年05月22日14:58
金陵晚報 

  如今,很少有人願意提筆寫信,不但寫信太麻煩,還要買郵票,去郵局投寄,但每途經郵局時,總會勾起我對往事的追憶。   那還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感召下,上山下鄉。對於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老三屆”們來說,遠離家人親友,蝸居在破草屋中,唯一的安慰,便是能在暗淡的油燈下去閱讀親朋好友的信件,從中獲得熬過蹉跎歲月的信心。

  可是,八分錢一張的郵票對他們來說又是非常奢侈的。在當時,八分錢可以買到一包香煙、半斤鹽,而十張郵票的錢,能買到一斤食油或一斤豬肉。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發明了“郵票拼接法”,也就是把使用過、蓋過郵戳圖案相同的郵票,通過裁剪拼接成一張完整的郵票;更有甚者,通信雙方形成默契,發信以前在郵票上塗上一層厚厚的糨糊,收信後把郵票放入水中一泡,郵戳就能被泡掉,從而重複使用。 很快,這種移花接木的方法當時在知青中流傳開,成為“老三屆”的“專利”。

       據說,對於這一秘密,郵局的人也略知一二,只不過大家都不去捅破這層窗戶紙。要知道,在當時誰家沒有幾個兒女或兄弟姐妹在“廣闊天地”呢。   歲月如梭,想當年“老三屆”迫於無奈,違心地干過“拼接郵票”、“一票重複使用”的錯事,這也是特定的歷史造成的,與如今不法商販制假販假、獲取暴利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楊龍(金陵晚報)
願天下珍郵皆歸一己之所有, 是不少郵人祈望;

但殘酷的現實卻是.....適可而止, 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