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下面是引用大偉於2006-05-20 20:04發表的Re:大家來貼明信片---每個人的收藏就是自己的珍藏--歡迎張貼共賞 明信片印刷物郵資:
[attachment=11854][attachment=11855]
國父像10元郵資片加貼國父像重慶中央版$20x1,$30X1合計郵資$60,銷上海1947.2.24寄美國,按明信片國際郵資35.9.1->36.2.28郵資為$200,國際印刷物郵資$60,該明信片符合印刷物交寄規定以印刷物方式交寄.
這種郵資收費結構怪異的現象不是只有古時才有.
如果目前有在玩郵資實寄品的郵友,應當曾遇到底下這個問題:
現行信函資費收取,
不逾20公克者: 5元;
21~50公克者: 10元;
51~100公克者: 15元;
101~250公克者: 25元;
251~500公克者: 45元;...
現行小包資費收取,
不逾100公克者: 10元;
101~200公克者: 20元;
201~300公克者: 30元;
301~400公克者: 40元;
401~500公克者: 50元;...
所以如果一郵件,
重量不逾20公克者,用信函寄只要5元,用小包寄要10元,所以用信函寄較划算;
重量界於21~50公克者,用信函寄與用小包寄都是10元,所以用信函寄或小包寄都一樣;
但是重量界於51~100公克者,用信函寄要15元,用小包寄只要10元,
這時反倒用小包寄較划算.
用小包寄比信函寄還要划算,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重量界於101~200公克(這時只要20元),
或是251~300公克(30元).301~400公克(40元)...
但是重量界於201~250公克,或是401~500公克...,又變成用信函寄較便宜.
信函與小包的尺寸限制相同,差別只在於重量限制的上限,以及有無通信的性質存在?
然而現今的實際郵務運作,郵局櫃檯已經鮮少要求開封檢視是否具通信性質,
來判定是信函郵件?或是小包郵件?
甚至連沒有通信性質的文件,大多數用郵人都是以信函交寄,
而不依規定以小包交寄,
即使以小包交寄郵資較便宜,情況亦是如此,
這大概跟大部分用郵人懶得再去計算重量.資費有關吧!
只有少數無聊的集郵人士,才會刻意去分得這麼清楚.
底下這封郵件(曾貼出過)重量44公克,
用限掛信函寄,跟用限掛小包寄,郵資都是37元,
只是我比較無聊,以之前較少寄的"小包"當作最後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