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曾隔絕
郵緣相連通
2018-07-28 03:17:31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兩岸停止了長達20多年的軍事對峙,開始迎來和平與交流的春天。 “當年2月4日,《人民日報》就以整版篇幅刊出了10幅台灣風光照片;同一天,郵電部也宣布當年將增發一套《台灣風光》特種郵票。”《郵記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主筆之一的蔡國煙,曾長期擔任新華社駐廈門記者,是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見證人。他說,“這是建國後大陸第一次發行台灣風光郵票,是兩岸從對峙走向交流合作的重大轉折。”
蔡國煙回憶說,即使在隔絕對峙的年代裏,兩岸民眾也千方百計通過郵票相連相通,還經歷了一段經香港、新加坡等第三地中轉,採取“母子封”方式、寄件人只能寫“香港.內詳”的特殊時期。後來,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海峽兩岸不僅實現了直接“三通”,而且大陸還發行了多套與台灣相關的郵票。
蔡國煙介紹,2004年國慶中國郵政發行《祖國邊陲風光》特種郵票一套12枚,其中第5枚為《台灣海岸線》,以國家名片形式宣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 “但李登輝在任內鼓吹'台獨',提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1995年9月3日中國郵政發行《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週年》紀念郵票,其中第7枚為《台灣光復》,就是利用國家名片宣示中國的主權,對於打擊'台獨'囂張氣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18/0728/19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