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首日封掛號超資郵票貼法...
級別: 郵務士
UID: 3832
精華: 0
發帖: 331
升級點數: 188 點
金錢: 962 金幣
線上時間: 222(時)
註冊時間: 2008-02-28
最後登錄: 2009-12-13
樓主  發表於: 2008-07-15 16:02

首日封掛號超資郵票貼法...

請問首日封掛號超資郵票貼法....
如與首日封有相關的補資郵票...貼在前面...如不相干的郵票貼在後面...另補資電腦郵票券要貼於前方..還是後方正確..s:42][s:42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1樓  發表於: 2008-07-15 20:04

引用
引用第4樓集郵小吳于2008-07-15 18:43發表的  :
請問各位
符資到底重不重要啊


在中港台地區寄首日封,符合郵資絕對很重要
當然在某些國家,一點都不重要
可能是物價的關係,也可能是郵票面額設計的關係,也有可能是整個民族性的問題
有些民族就偏不在意那幾文錢

不過話說回來,製作首日封,目的既然是集郵,隨個人喜好即可
那些補郵資的差額票,貼在正面或反面,都沒有對或錯的問題,只要個人喜歡就可以了
況且這種東西在國際郵展裡,不可能大量使用在單一的郵集內,頂多是點綴使用
主要的功能還是自娛,所以不需要太過在意郵票怎麼貼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2樓  發表於: 2008-07-16 07:02

引用
引用第10樓michael1于2008-07-15 20:32發表的  :

wmdw2003的意思          首日封郵展不適用      故不需要太過在意郵票怎麼貼~~~~~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適用,而是指那種集郵味太重的信封,在正式郵展選用材料時,宜儘量避免
像是郵局發行的首日紀念封,一看就知道是為了集郵而製作,目前的評價不會太高
另一方面,所謂的"首日封",並不是以郵局發行的紀念信封來製作,才算構成要件
任何一個信封,貼上郵票並銷蓋發行首日的郵戳,都算是首日封,其中也包括自然封
這是相對性的問題:如果都找不到自然封,那當然必須拿集郵封出來代替
比方在中國大陸,某些地區根本不把首日郵票賣給一般公眾,當然很少會有首日的自然封

由於國際集郵聯合會的規章及指導要點,讓想要參展的集郵人士都朝向製作自然封為主
不過,大多數人集郵的目的,並不在於參加正式郵展,只是為了怡情益智
這樣真的沒有必要被那些國際規章綁住,那太痛苦了!
自己喜歡怎麼貼,貼正面,貼背面,隨自己高興,自己看得舒服就好了

當然,規章是有可能隨時代而改變的
印象中十幾年前原圖卡用在專題集郵類,是不特別鼓勵的,而且只限於很重要的郵票,用以突顯主題
但現在有些專題郵集,幾乎大部分的貼片都是放原圖卡,也許規章或集郵風氣有了改變
有興趣的郵友,可以到網路或郵政博物館找找看國際集郵聯合會的規章
約20年前今日郵政曾經翻譯過一次,透過警廣的"驛馬車"節目贈送給郵友
其中確實提到"符資"的重要性
不過實務上恐怕很難執行,因為全世界有好幾百個國家或地區發行郵票,郵政史則有上百年
除非是常見的國家,否則可能連評審自己都搞不清楚哪個國家,哪一年,寄到哪裡的資費是多少
(百慕達,1974年,寄往南斯拉夫,資費=??) (諾魯,1981年,寄往南非,資費=??)
而且某些國家的自然封,不符資的情況又特別嚴重
前面有郵友提到,到郵局寄信只要10元,卻給他12元,可能性很小
在台灣的確如此,但是在某些國家機會卻是很大的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樓  發表於: 2008-07-17 06:49

引用
引用第36樓YY喵于2008-07-17 00:49發表的  :


我沒記錯的話,FIP規範中首日封是不能參展的
只有美國集郵協會還是首日封協會下的郵展,郵集中可以放首日封


其實FIP應該不會明文規定首日封不得參展
因為"首日封"在集郵界的定義是"郵票發行首日銷蓋的信封",其中當然也包括郵票發行首日寄出的自然封
按照常理來判斷,郵票發行首日寄出的自然封,不但可以參展,而且還會是比較好的題材(相較於一般的封)
此外,每一種參賽類別的規章也不相同,傳統集郵類和專題集郵類的規章一定是不相同的

於是我從櫃子裡把20年前今日郵政月刊社翻譯的那本"國際集郵聯合會規章"翻出來瞧一瞧
(這是20年前的東西,現在也許已經改了,如有錯誤請指正)
其中,專題展品評審指導要點對於集郵材料的選擇標準有以下一段話:
展出人應使用最好的材料,沒有最好而不得不使用次品的,應儘速替換.
下列票品重要性較高,應優先選用:...
- 真正經過遞送,蓋有有關日戳的商業郵件.與此相對的,是小全張郵件和其他專為集郵人士狀造出來的郵件,即使好看的首日封(即使是郵政事業發行的也不例外),原圖卡等等...
- 真正經過運送貼正確郵資蓋有有關專題日戳的郵件.與此相對的是"優惠"銷蓋"(應該翻作"不正規"銷蓋為佳),郵資低於正常郵資,或更壞的空白銷蓋.
- 信封上是個人或商務收件人,與此相對的是因訂封訂卡(應翻作"預訂封片"較佳)而收到的封卡.


由上述規章可以看出,郵局專為集郵發行的首日彩色信封,的確不是優先選用的對象.
此外關於"符資"的部份,中譯內容所說應該替換掉的"優惠銷蓋",原文是"BY FAVOR"
看起來比較偏向郵局人員偏袒集郵人士所做的不正規銷蓋,例如5元的平信也給銷落地戳
以上的規章其實有點舊了,例如原圖卡,當時並不建議放入專題郵集內
不過現在的專題郵集卻有一大堆的原圖卡,也許這段規章已經修改了,詳情我並不了解,盼郵友指正

當然,郵局發行的彩色信封其實很漂亮,除了不能參展以外,其實是很賞心悅目的東西
從前我就是因為侷限於FIP的規章,所以"不屑"去蒐集那種東西,現在反而很後悔
因為我根本也不想參展,但卻有很多精美的首日封沒有集到,現在花再多錢也買不全了
集郵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為了FIP而存在,所以回到主題"首日封掛號超資郵票貼法"
假設你比較喜歡的是甲貼法,結果許多人卻告訴你乙貼法才是"對的",而照那樣去做
恐怕10年後你會很後悔,因為這10年間做出來的郵品都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不過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把差額票補在背面,比較像是集郵人士的作法,一般人很少會這樣做,僅供參考
  » 新手區
Time now is:04-01 16:24,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