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電話卡意義挺重大省城一教師酷愛收集電話卡
“香港回歸” “十二金釵”他都有
2011年08月03日04:35
稿源:中安線上-安徽商報
上世紀末的不少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鏡頭:大雨中,男女主角在電話亭裡互訴衷腸,將夜的寒冷關在玻璃門外。那時候,省城電話亭都要使用電話卡。但大多數人用完卡裡的錢,便將那些表面花花綠綠的卡隨手扔了。而省城中學教師劉興旺卻從8年前就開始收集電話卡,到現在一共有248張,其中成套的有34套,自然、文化、大事件,畫面內容十分豐富。
香港回歸小卡片描述大事件
這248張電話卡,在劉興旺老師眼中,最珍貴的要數“香港回歸”系列了。這套卡共有四張:第一張畫面內容是鄧小平和柴契爾夫人交談,面值10元;第二張是簽署回歸協定,面值90元;第三張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紫荊花標誌,面值90元;第四張是香港夜景,面值70元。這套圖片上有特殊的鋼印編號,見證了歷史,十分珍貴。
而“神五”飛天系列選用了楊利偉和神舟五號照片,“神舟五號飛天成功”八個大字蒼勁有力;1997年,為淮南豆腐節發行的兩張卡片,用卡通畫勾勒出製作豆腐的過程,而且這套電話卡是當年唯一可以全國使用的現金卡,很有紀念意義。
十二金釵小卡片反映大文化
“我最喜歡的是十二金釵這套了。”教語文的劉興旺介紹,這些電話卡包含很多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人文氣息。十二金釵的卡片以《紅樓夢》中十二釵為原型,圖像配上判詞,十分精緻。遺憾的是,這套電話卡並不全,還缺了7張。
“這套《清明上河圖》也是我的心頭愛。”劉興旺介紹,14張卡片每張截一段圖畫,配上詞,連起來就是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圖》了。劉興旺已擁有12張,渴望著能找到剩下兩張,湊成一套。
夫妻共集小卡片見證真愛情
“收集電話卡是為了好玩兒。”劉興旺並不在乎這些卡片的經濟價值。
2003年開始,他還在宿州上學,那時電話卡是他必備之物,電話亭則是他和妻子愛情的聯絡站。“一個月要打不少錢。 ”剛開始,劉興旺用完了錢便將卡丟了,一次偶然他發現這些卡可以成套,便開始了收集。當時女朋友也對這些花花綠綠的卡片十分感興趣。
“看看這兩張,是情人節發行的,貼在一塊才完滿。”劉興旺拿出兩張書籤大小的電話卡,兩卡一合,一束玫瑰才成型,很是浪漫。“我還有一些重複的卡,希望和有同樣愛好的朋友們交換。 ”劉興旺說。
(見習記者汪日貴喻學超)編輯: 實習生: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