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9樓wmdw2003于2014-09-06 09:51發表的 :
這封我很確定,不是我自己做的,而是從牿嶺街的"大虹集郵社"買來的。台中寄永康,限時掛號可以寄到6天,當時郵政總局的效率真令人佩服不已。
這封做起來,成本至少27元,但大虹集郵社只賣50元,才賺少少的23元。嚴格來說,他選擇的原地是相當不錯的,健民寄永康,正好符合反毒運動的主旋律。理論上,應該不只50元的價值,如果換成是某位封魁,或許可以賣到200元以上。兩者個差別在於,大虹集郵社只是把封貼在玻璃窗上,任君挑選;至於封翁,則會吟詩作對,把一個原本單調的郵封說得活靈活現,讓人願意掏出更多錢購買之。我常在思考一個問題,集郵品的本身要如何"加值",才能跳脫削價競爭、打折出售的窘境。像是牿嶺街集郵社門口,有許多郵封正在賤賣,價格甚至低到連面值的一折都不到,那些郵封原本的主人,當年花了多少心血才做出這些東西?許多人或許對那位封翁"做"的郵品不以為然,但批評的那些人,在創造附加價值的方面,不知道有沒有比他還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