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123»Pages: 1/3     Go
主題 : 轉載郵友Po文,三千個集郵封,可賣四千元
級別: 支局長

UID: 2727
精華: 6
發帖: 6988
升級點數: 2138 點
金錢: 9899 金幣
線上時間: 1798(時)
註冊時間: 2005-11-27
最後登錄: 2025-02-14
樓主  發表於: 2016-06-03 22:50

轉載郵友Po文,三千個集郵封,可賣四千元

圖片:
三千個集郵封,賣四千元
本人所貼圖檔.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1樓  發表於: 2016-06-04 08:22

上面那些集郵封,後代子孫還知道要拿到集郵社賤賣。但真如兄這些封片, 不怕被後代子孩當作垃圾,直接資源回收?呵呵!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2樓  發表於: 2016-06-04 08:26

我猜啦,原圖卡再過一二十年,大概也是這個田地。 這幾年做得太多又太雜, 尤其專印片已經氾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集郵要節制, 絕對不能出什麼郵票就做什麼封。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樓  發表於: 2016-06-04 10:40

常有人問我集郵的事情,我首先一定力勸他不要集。如果勸不了,我一定會告訴他,你要先有心理準備,任何花大錢買來的郵票,有朝一日都有可能成為廢紙,一文不值。花100元(包含郵資、相關機會成本)做出來的郵封(片),很有可能20年後轉手,連1元都換不到。當然,如果這100元能買到人生的一點回憶,也不能說是不值得。

首日封盛行的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經歷過的。以前在中華商場、中華路上的郵票社……,蓋過印章的首日封,就算是低值封,一封也有20~30元的行情,我猜買的人應該不少,否則葉武鷹他們不會每次發行郵票都做一大疊。方茂夫還編了一本首日封目錄,可見蒐集首日封在當年可是很蝦啪的運動。

這些首日封,主題絕對也很明顯,故事絕對也不會少。今天或許很難想像,當年發行郵票,除了郵局的官封,還有民間的私封。郵局的官封當然很搶手,沒有第一天早上去買,很有可能向隅,我記得當時還有一位姓陶的外省人,每週日在郵政博物館門口,專門靠賣空白首日封、貼票卡、護票卡、活頁集郵卡,每張多加個幾塊錢,就能賺錢餬口的。至於私封,各縣市郵學會的、郵票社的、大專院校集郵社團的……,也是不勝枚舉。和現在每逢郵票發行,原圖卡就是一大堆版本滿天飛的盛況,其實差不了太多。

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首日封行情看好,低值封一封成本才4塊(郵票3塊、首日封1塊),在葉武鷹的店裡卻可以賣到30塊,等於一封「現賺」26塊。那我一次做10封不就「現賺」260元?我猜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的想法,於是每逢郵票發行,都要做個幾十封,倒也沒有要賣(也沒管道賣,那時候還沒有網拍,要我到郵政博物館門口擺地攤,我也拉不下這個臉),反正「放得愈久,增值愈多」!我猜當年很多和我一樣想法的朋友,有些已經凋零了,有些則已退出了集郵行列。現在這些首日封通通出籠了,他們的行情可想而知,每封1元5角,大概就是它們最高的成交價。其實不只臺灣,後來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發現各國皆然。

我就發現,首日封之所以下場淒慘,數量太多就是主因。它們每一封都花了工夫,每一封絕對都有主題、都有故事,但是當你手上有5,000封的時候,請問你要從哪裡開始講故事?有什麼機會讓你講這些故事?當你沒有這個舞台、沒有心力可以講故事的時候,它們就只剩下1.5元/封的價值。

老實說,整個首日封市場,我最佩服的就是林國泰。很多人對他做的首日封可能不以為然,但我認識他20年以上,至少在臺灣,我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人,首日封的「故事」講得比他好、創造的附加價值比他高。你看他所有的封,至少都有3~5倍甚至更高的交易價值,絕對找不到那種1.5元/枚的封。你看他做封做了快30年,到現在還在做,而且是大批大批的做,你就知道,首日封的行情可以不用那麼慘。只是他的工夫,沒有幾個人學的來,至少我看過很多人想要學他,但學到的都只是皮毛。

林國泰的這招學不來,但集郵癮又戒不掉,所以我選了2~3個主題,每個月集郵花銷限制在千元以內,只求少賠,從來沒想要賺錢。至於原圖卡這種東西,現在很多人都是大量大量在做,如果沒有專門的主題,而是每次發行郵票都做,每次還做一大堆,又沒有舞台可以講故事,我相信再過一些時日,很有可能步上民國70年代首日封的後塵。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4樓  發表於: 2016-06-05 10:17

現在台灣的年青人,連這個北平、迪化、上海、滿洲里、「俄道」 的相對位置都搞不清楚了,遑論郵史?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5樓  發表於: 2016-06-06 14:06

這封還需要有疑問嗎?從彰化中央路郵局寄到蘭嶼,6個小時到達的可能性是零。這封的情況也很簡單,應該就是忙中出錯,日期字釘錯置,就那麼簡單罷了。

郵票發行當天,一個小小的蘭嶼郵局湧進成千上萬件的代辦郵品,根本消化不完。台灣本島方面,就光只是發行郵票,其他後續處理基本上就是擺爛,沒有任何的救兵,而是讓蘭嶼郵局的同仁們自生自滅。一天處理不完,當然留著第2天、第3天、第4天繼續處理。那難道要蓋4/21、4/22、4/23的郵戳嗎?當然不可能(只有某些大都市的郵局,腦袋僵硬不通情理,又自以為郵局的郵戳是真理,不能被褻瀆,才會堅持不能所謂倒戳)。又那難道要將那些大老遠寄去蘭嶼請求代辦的集郵品通通退回寄件人嗎?當然也不可能(拼量收有何不可,也只有某些大城市的郵局,腦袋僵化無可救藥)。

也正因為處理這些集郵品,4/20的郵戳一直用了好幾天。這時,剛好一件彰化來的信,寄給蘭嶼郵局收,並請求代為寄返,經辦人員一時不察,蓋了4月20日的郵戳,寄返彰化花壇,就那麼簡單,沒有什麼值得討論(這封可不是存局候領,信方上沒有任何存局候領的字樣,而是給蘭嶼郵局收下之後,再貼10元郵票寄回彰化花壇,那是另一個交易;按照以前的郵政規則,已使用並留有前次所蓋郵戳或所貼郵票之封套,不得重行使用,但現在郵政規則已經廢掉,反正集郵人士高興最重要,也就不用管那麼多了)。

集郵品本來就不能直接當作郵史,如果用來當作史料,必須格外小心,這是做郵史研究最基本的認知。郵戳不是真理,法律效力也許有,但很薄弱,而且僅限於台灣等少數國家才有這種習慣。用這封信所加蓋的郵戳,推論出從彰化到蘭嶼只要6小時,那是不可能的。最高原則是,集郵人士高興就好,其他的不用太計較。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6樓  發表於: 2016-06-06 14:15

而且啦,台灣的各級郵展,不都是這些前輩們在得獎的?規則都是前輩們在確定的,他說「符合原地實寄」就是符合原地實寄,不需要囉嗦那麼多!不認同的就不要參展,像我對這些郵展就連看都不想看,沒甚麼了不得。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7樓  發表於: 2016-06-06 14:21

Re:回 27樓(701)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31樓真如于2016-06-06 14:13發表的 回 27樓(701) 的帖子 :
到底這種原地封究竟有多少人寄,原地封所做數量有多少,以後會有多少人買,
原圖卡也是一樣都銷原地癸戳,大家都所做都是癸戳,跟原地封的結果是一樣,
以後出路會有問題,
製作原圖卡真正的實寄片才是高手中高手。

原圖卡的精神,恐怕不是在於實寄與否。原圖卡是要體現票、片、戳的三位一體,那是一種美學的概念,這個美學,不會因為郵戳上是「癸」還是「甲」而有什麼天壤之別。但就台灣的集郵人士,愛在那邊吹毛求疵,原圖卡非實寄不可,蓋癸戳的就是垃圾。就是這股歪風,害得大家現在原圖卡非要拿去實寄不可!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8樓  發表於: 2016-06-10 07:47

Re:回 30樓(wmdw2003)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54樓真如于2016-06-08 17:20發表的 回 30樓(wmdw2003) 的帖子 :
明信片及添印常用繁用郵票,未到發售日提前售出,
被集郵人買到而提前製作成集郵品銷戳寄出,
相關銷戳人員事後被記過處分,
這就是相關大郵局對銷倒戳不願意的原因,
銷錯日期被客訴鐵定就是被記過.


有時候死腦筋就是轉不過來,服務公眾、替公家創造營收,有什麼好記過?如果這樣,那麼把郵票囤積起來,首日不賣,幾個月後才放出來,導致公眾誤以為奇貨可居,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不但應該記過,還應該判刑!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3
升級點數: 1518 點
金錢: 1029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9樓  發表於: 2016-06-10 10:26

透明化? 請問透明在哪裡?每回發行郵票,各家郵局、支局的配發數量分別是多少,在哪裡可以查的到?發行首日宣稱售罄, 過一陣子突然又出現在櫃台的情況,又作何解釋?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123»Pages: 1/3     Go
Time now is:09-13 12:38,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